日前,中國汽車工業協會(以下簡稱“中汽協”)發布月度產銷數據。3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6.2萬輛和252.6萬輛,環比分別增長63.9%和73.6%,同比分別增長71.6%和74.9%。
1-3月,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35.2萬輛和648.4萬輛,同比分別增長81.7%和75.6%,增幅比1-2月分別收窄7.2和0.6個百分點。
中汽協稱,從市場情況來看,由于2020年3月基數依然較低,因此各類車型產銷同比均在當月呈現出了大幅增長的狀態。從細分車型來看,商用車中,受國六標準切換、治超治限、基建項目啟動等因素拉動,重型貨車、輕型貨車再創產銷歷史新高,從而拉動貨車和商用車共創產銷歷史新高。乘用車對比2019年累計歷史數據來看,產銷同比下降,且降幅進一步擴大,在市場消費恢復情況向好的背景下,考慮或與芯片供應問題有關。
具體來看,新能源汽車產銷繼續刷新當月歷史產銷記錄。3月,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.6萬輛和22.6萬輛,同比分別增長2.5倍和2.4倍。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.2萬輛和19萬輛,同比分別增長2.6倍和2.5倍;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.4萬輛和3.6萬輛,同比分別增長2倍和1.9倍;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5輛和59輛,同比分別增長18.4%和63.9%。
1-3月,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3.3萬輛和51.5萬輛,同比分別增長3.2倍和2.8倍。其中純電動汽車
產銷分別完成45.5萬輛和43.3萬輛,同比分別增長3.6倍和3.1倍;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.8萬
輛和8.2萬輛,同比均增長1.8倍;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4輛和150輛,同比分別下降43.2%和27.5%。
展望未來,中汽協表示,國民經濟依然會保持穩定增長,近期政府針對促進消費以及為企業減負等方面陸續頒布了多項政策,未來還將進一步深化政策的執行力度和覆蓋范圍。這些措施對于消費市場的持續恢復均會起到支撐作用。
中汽協也提醒稱應注意到,近期出現的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將明顯增加制造業企業的成本壓力,另一方面,芯片等零部件供應緊張問題仍將持續影響企業生產節奏,預計二季度影響幅度大于一季度,因此,仍需保持審慎樂觀的態度。
中汽協總工程師許海東表示,此前中汽協預計芯片供應緊張下半年就會好轉,而按照目前的情況判斷,這一問題四季度可能才會明顯好轉。